江苏自考论文:关于以实践性为导向的“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
时间:2018-11-17
来源:江苏自考网
“学前教育学”是幼儿师范教育的一门基础理论课,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学前教育学原本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关注的是真实、丰富、多元的教育生活[1]。近年来,随着幼儿师范学校的转型,不同版本的教材越来越多,但其体系却大同小异,内容陈旧,实用性差,难以适应幼教改革的要求。
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因受课时和一些条件的限制,学校虽安排了一些实践性活动,但总体上感觉还是听得多、看得少,记得多、做得少。
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教学变成了一种狭窄、孤立、单向的活动。“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改革应坚持以实践性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教育素养和保教技能。
一、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决定着课程的方向、内容以及课程实施过程的状态,是整个课程的轴心[2]。根据学科的性质和幼师生的学习特点,我们所强调的学前教育学课程目标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掌握现代幼儿教育的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其次...
点击下载完整版:【参考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