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毕业论文:日本漫画发展历程:漫画行业状态绝佳
时间:2018-12-31
来源:江苏自考网
对于漫画,一般的解释如下:漫画是以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等方法来达到尖锐讽刺的效果。
鲁迅先生在 《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中也曾提及:“漫画是Karikatur的译名……这一种画,在中国过去的绘画里很少见,《百丑图》或《三十六声粉铎图》庶几近之,可惜的是不过戏文里的丑脚的摹写。”
这可以说是对于漫画的早期定义。“Karikatur”是德语,英语为“Caricature”,意指那些为突出人物性格或特征,而进行夸张或变形处理的绘画,以达到幽默或讽刺的效果。这类作品最早来自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在中国,我们在报刊或幽默类杂志上看到的作品,大多如此。
不过,漫画还代表更为广义的事物。
今天,我们所说的漫画,一般来说具备如下特点:
1.通过画面传达信息(非文章);
2.具有动态的、连续感的画面;
3.每一页被分为数个区间(方格或不规则格),依照阅读顺序推动剧情展开,且大多将人物对白放入对话框内;
4.有大量表现效果的拟音词、拟态词(特指日本漫画)。
简单来说,漫画的构成类似将动画或电影中的一个个镜头(分镜)组合在一起。
依照漫画的不同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六类:日本漫画、美国漫画、B.D.漫画(法语圈漫画)、中国漫画、韩国漫画、以及马来西亚漫画。
其中,对世界范围都造成巨大影响的,我认为首先是日本漫画,其次是美国漫画。
日语中的漫画,写作“漫画”,念作Manga。尽管字形非常接近,但据说最早曾被用于在1798年发行的绘本《四时交加》的序言中,此后1814年经由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使得该词逐渐被认知。
点击下载查看完整版论文
声明:本论文均来自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参考,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