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30 年代文学(1928—1937)
6.1934 年 5 月由汪懋祖、许梦因等发动“文言复兴运动”引起关于“大众语” 的论争。6 月,进步作家集会,决定掀起反对文言、保卫白话的运动,展开大众语的论争。
7.30 年代文学创作的特点
(1)文学内容:运用科学的社会理论剖析中国社会;由文化层面批判社会、探究人生; 题材内容空前广泛,涉及中国社会各阶层生活,表现农村破产、农民的苦难和反抗斗争的内容尤为突出; 新兴的都市文学引人瞩目;
(2)文学形式:长篇叙事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形式日趋成熟,抒情写意小说长足发展;戏剧、诗歌、散文都有长足发展。
(3)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变异中发展;现代主义崭露头角;现实主义成为主流,同时又包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方法技巧。文学理论批评,呈多元发展态势。
8.台湾新文学发展到 30 年代呈现出的三大主要特点
(1)受世界性的左翼文学思潮,特别是日本左翼文学和大陆左翼文学的影响,台湾新文学在 30 年代也出现了追求文艺大众化的倾向,无产阶级文艺开始兴起。1934 年,以实行文艺群众化为进取目标的“台湾文艺联盟”成立。
(2)随着台湾新文学发展的深入,乡土文学的观念在台湾新文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3)出现了真正的专业文学杂志和文学社团,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重要的文学刊物主要有《南音》《福尔摩沙》《先发部队》(《第一线》)、《台湾文艺》和《台湾新文学》等。主要的文学社团则有“盐分地带派”和风车诗社。
9.1928 年 8 月,香港的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1929 年春, 香港的第一个文学社团“岛上社”成立,这些以新文学为追求目标的副刊、刊物和文学社团的出现,标志着香港新文学在 20 年代末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10.香港 30 年代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小说家、诗人侣伦的小说《殿薇》、诗歌《讯病》、散文《夜声》等,诗人陈江帆的诗集《南国风》,路易士的诗集《行过的生命》《上海漂流曲》,林英强的诗集《蝙蝠星》,侯汝华《海上谣》,伦冠《夜航》等。
2 自考复习资料丨2024年江苏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练习单选题四 10-26
3 自考复习资料丨2024年江苏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练习单选题五 10-26
4 自考复习资料丨2024年江苏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练习单选题三 10-26
5 自考复习资料丨2024年江苏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练习单选题二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