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30 年代文学(1928—1937)
61.《丰收》的思想意义
(1)小说集中描写了 30 年代中国农村“丰收成灾”的畸形现象,深刻揭示出农民苦难的社会原因。
(2)老一代农民云普叔对现实存有幻想,希望通过劳动过上温饱生活, 但在各种势力欺诈下,丰收后反欠债。在生活的教训下, 他开始觉醒, 这反映了时代和历史的某种必然。
(3)新一代农民立秋反对父亲的人生哲学,相信只有通过斗争与反抗才能获得解放。他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租抗捐斗争,在斗争中逐步走向了成熟,反映了 30 年代农民的反抗与斗争已经超越了早期的自发阶段,开始了自觉的战斗。
62.吴祖缃的作品有《官官的补品》《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樊家铺》等。
63.鲁迅在《白莽作<孩儿塔>序》中,对殷夫的诗歌以高度的评价。
64.30 年代以写作“红色鼓动诗”著称的诗人是殷夫。
65.殷夫诗歌的代表作品:《别了,哥哥》《血字》《议决》《一九二五年的五月一日》等。
2 自考复习资料丨2024年江苏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练习单选题四 10-26
3 自考复习资料丨2024年江苏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练习单选题五 10-26
4 自考复习资料丨2024年江苏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练习单选题三 10-26
5 自考复习资料丨2024年江苏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练习单选题二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