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时间 考试安排 成绩查询 政策动态 自考院校 自考专业 历年真题 报考指南 自考答疑 招生简章 考试大纲
>
当前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文化概论(一)章节复习资料(31)

时间:2021-07-22 来源:江苏自考网

第七章 文学创作

16.艺术理解

(1)定义: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

(2)表现

①艺术理解与创作目的。作家为什么要进行文学创作,在一部作品中他要达到怎样的目的,这主要是艺术理解的问题。

②艺术理解与选材。一个作家在进入创作过程时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写什么的问题,因此选材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步。在这里艺术理解是判断生活材料有用性的主要手段与标准。

③艺术理解与构思过程。所谓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调动想象、体验、分析、综合等各种主观能力将纷乱的材料组织成有序的假想世界的过程。在构思过程中,从性格刻画到情节安排,都离不开艺术理解的帮助。

 

17.创作动机:作家、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的目的。

 

18.创作动机的构成

(1)根据不同动机的性质划分:个体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

①首先是创作动机的个体性因素。作家个体性的精神需求是创作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作家的创作而言, 个人的童年经验、精神创伤、阅历与见闻都可以成为重要的动机因素。

②其次是创作动机的社会性因素。文学创作的动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常是作家对社会向他发出的某种“召唤”的积极回应。

(2)根据创作动机的创作过程划分: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

(3)根据动机内容的价值属性划分:积极动机和消极动机。

 

19.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重要影响

(1)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家对创作手法和技巧的选择。

(2)创作动机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内容。

(3)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品的风格。

 

20.创作冲动和创作动机的区别

(1)创作动机最终目标在创作过程之外,创作冲动则始终指向创作过程本身。

(2)创作动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目的,是作家想要通过文学创作活动获得某种结果的意图。创作冲动则是一股心理驱动力,它可以被意识到, 但它并不是意识本身,它植根于无意识心理层面。

(3)创作动机是一种理性的东西,它能够脱离创作活动而存在。创作冲动则不能离开创作活动而长时间存在下去,它是倏忽而来,倏忽而去的。

上一篇:江苏自考文化概论(一)章节复习资料(30)

下一篇:江苏自考文化概论(一)章节复习资料(32)

在线测评,看看你适合什么学历提升方式?

1、您目前的学历?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

2、您需要提升到?

大专 本科 硕士

3、您为什么要提升学历?

找工作 考公务员 积分落户 考证书评职称 其他

*姓       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