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时间 考试安排 成绩查询 政策动态 自考院校 自考专业 历年真题 报考指南 自考答疑 招生简章 考试大纲
>
当前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文化概论(一)章节复习资料(34)

时间:2021-07-23 来源:江苏自考网

第八章 文学接受

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文学消费指未含阅读活动的购买、占有文学产品的物质消费行为,又包括阅读、欣赏作品的精神消费活动,而文学接受则专指审美文化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与购买、占有物质产品的消费行为无关。

②各自的角度与侧重点不同。文学消费属于文艺社会学范畴,是文学的生产、出版、传播与消费整个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尤其关注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文学接受则是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探讨创作、作品与阅读、接受的关系,突出接受主体精神活动中的审美反应与再创造性。

(2)联系

①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必备条件与初级状态,文学接受是文学消费的现实延伸与高级状态;

②文学消费包括但并不等于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文学消费的最终完成与价值实现。

 

7.文学接受者的素质

(1)文学接受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

(2)文学接受者应该具有起码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

(3)文学接受者应当拥有基本的文学审美能力。

 

8.接受心境: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它会直接影响到接受者的阅读行为与接受效果。

 

9.文学接受心境应满足的条件

(1)接受者要对具体的文学作品有兴趣。

(2)接受者需要暂时与现实生活拉开一定的距离,以保持一种审美的心态。

①叔本华提出对待艺术品的最恰当态度是“纯感觉鉴赏的完全无欲望状态”的“静观说”。

②布洛在 20 世纪初提出“距离说”。

(3)接受者要有与作品及作者对话的愿望。

 

10.接受者的阅读动机

(1)审美和娱乐的动机。为了情感上的审美享受与精神上的愉悦、娱乐、消遣等目的而阅读。

(2)求知与受教的动机。为了拓宽视野、增长经验与提高思想道德水准而阅读。

(3)批评与借鉴的动机。批评家为了评论作品,作家为了学习创作技巧,一般读者为了提高写作能力。

上一篇:江苏自考文化概论(一)章节复习资料(33)

下一篇:江苏自考文化概论(一)章节复习资料(35)

在线测评,看看你适合什么学历提升方式?

1、您目前的学历?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

2、您需要提升到?

大专 本科 硕士

3、您为什么要提升学历?

找工作 考公务员 积分落户 考证书评职称 其他

*姓       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