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预览<<
2010年10月全国自考报纸编辑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 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报道内容、报纸水准和风格特色的是()
A. 总编辑
B. 编辑主任
C. 编辑方针
D. 编辑策划
第2题 我国报纸告别"铅与火"的历史,走入"光和电"的时代指的是()
A. 普遍采用电子出版系统
B. 以现代化事业为主要报道内容
C. 报纸在互联网上开设"电子版"
D. 采用了新型彩色印刷设备
第3题 报道策划的核心阶段是()
A. 发现新闻线索阶段
B. 方案设计阶段
C. 收集反馈阶段
D. 调整报道思路阶段
第4题 1987年我国大兴安岭火灾,《中国青年报》相继发表《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红色的警告》三篇长通讯,报道火灾的前因后果及其教训。从报道方式上说,这种报道属于()
A. 系列式报道
B. 连续式报道
C. 组合式报道
D. 集中式报道
第5题 报纸编辑借助工具书或有关资料,查对稿件所写的事实是否真实,这种方法被称为()
A. 分析法
B. 核对法
C. 判断法
D. 调查法
第6题 有些新闻稿件写的是早已发生并已结束的变动,要报道这种变动,不仅须有较重大的意义,而且必须具有()
A. 社会效益
B. 市场效应
C. 新闻根据
D. 事实依据
第7题 对稿件材料重新认识,从最有利于表现事物特征的角度来改写稿件,这种改写方法是()
A. 改变主题
B. 改变角度
C. 改变题材
D. 改变结构
第8题 《六月艳阳,北京"考"得火热》--这一标题用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
B. 比拟
C. 拈连
D. 双关
第9题 提出"造题之难难于做诗"的是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的作者()
A. 邹韬奋
B. 徐宝璜
C. 邵飘萍
D. 黄远生
第10题 对版的内容进行配置,不仅要着眼于每一篇稿件,确保每一篇稿件的质量、而且要着眼于()
A. 要闻
B. 栏目
C. 稿群
D. 区序
第11题 以全部或除广告之外的大部分篇幅刊登一组具有共同性稿件的版,被称为()
A. 同题集中
B. 集纳
C. 专栏
D. 专页
第12题 任何一份报纸都是由多个版面构成的,按先后顺序给这些版排出的次序叫()
A. 报序
B. 版位
C. 版次
D. 区序
第13题 横排报纸报头旁边的版面被称为()
A. 报名位置
B. 报眼
C. 报眉
D. 版面标志
第14题 版面设计的第一步,就是()
A. 确立编排思想
B. 确立头条地位
C. 确立图片位置
D. 确立专栏配置
>>下载说明<<
!!注意:手机下题库,请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苹果手机必须在浏览器中打开
1.本站题库资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2.历年题库统一以RAR压缩包形式下载!预览内容仅供参考
3.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咱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在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如:题库出错,有错误可以直接通过下放链接入口直接咨询
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咨询入口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