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时间 考试安排 成绩查询 政策动态 自考院校 自考专业 历年真题 报考指南 自考答疑 招生简章 考试大纲
>

当前位置:江苏自考网 > 历年真题 > 03046中药药理学 >

2014年自考《中药药理学》知识点03046

来源:江苏自考网时间:2018-07-31


本地下载
查看《03046中药药理学》全部试题
>>题库预览<<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药学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中药:是指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用于预治疾病的天然药材。机体:指人体,动物体积病原体。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中药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中药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中药药效学:使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中药药动学:是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载体类的吸收、代谢、分布和排泄过程及其特点。中药药理学的任务:(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从现代科学的高度,认识和理解中药理论的内涵(2)中药药理学研究要与中药临床应用研究密切结合,为提高中药疗效促进中医药应用科学的发展作贡献(3)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4)参与开发中药新药、发展新药源。中药新药开发的基本条件:以中药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质量可控性。
第二节   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的分支学科。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新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现代中药药理学(即利用动物试验,科学的分析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以及作用的物质基础)开始于20世纪50-80年代,我国学者陈克恢等对中药麻黄进行了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发现麻黄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如麻黄碱。麻黄碱具有拟肾上腺素作用。第二个高峰时期大约在20世纪50-80年代。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在国家和行业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有了更为广泛和升入的发展。中药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研究取得显著成就。标志性成果有丹参、川。、冠心II号方活血化痰作用研究,延胡索镇痛镇静作用研究,桔梗及满山红祛痰镇咳作用研究,清热解毒药抗菌抗病毒作用研究等。黄连、苦参的抗心律失常作用,雷公藤的免疫预治作用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也是中药学的主要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中药中药主成部分。 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性(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以及有毒和无毒。
中药的四性: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他反应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向,是说明中药性质的概念之一。四性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中药四性的现在研究,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功能等的影响进行研究。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 如钩藤、羚羊角等具有抗惊厥作用;黄芩、栀子、苦参等具有镇静作用;金银花、板蓝根、连翘、穿心莲、知母、栀子柴胡、葛根等具有解热作用;五味子、麻黄、麝香等具有中枢性范围内作用  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  温热性的温肾助阳方药(熟附子、肉苁蓉、菟丝子、淫羊藿、巴戟天、黄氏、山药、熟地黄、何首乌、当归)治疗后能纠正“甲低”阳虚证模型大鼠的低体温、慢心率和昼夜异常变化。中药四性对植物神经的递质、受体以及环核苷酸水平也有明显的影响.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中药四性可明显影响机体的类分泌系统功能。长期给予动物温热药可使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增强。而寒凉药则使这些内分泌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4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寒凉药或温热药可通过影响垂体-甲状腺功能和细胞膜纳泵(NA+,K+ -ATP酶)活性,而纠正热证或寒证异常的能量代谢。
>>下载说明<<

!!注意:手机下题库,请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苹果手机必须在浏览器中打开
1.本站题库资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2.历年题库统一以RAR压缩包形式下载!预览内容仅供参考

3.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咱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在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如:题库出错,有错误可以直接通过下放链接入口直接咨询
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咨询入口点击进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最近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