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时间 考试安排 成绩查询 政策动态 自考院校 自考专业 历年真题 报考指南 自考答疑 招生简章 考试大纲
>

当前位置:江苏自考网 > 历年真题 > 03326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

【历年资料】自考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串讲整理

来源:江苏自考网时间:2018-08-06


本地下载
查看《03326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全部试题
>>题库预览<<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念比较

学习目的:
▲ 了解社会保障概念的由来
▲ 了解国际社会和中国学者对社会保障的解释
▲ 掌握社会保障的概念
▲ 理解社会保障的内涵
一、 各国对社会保障概念的解说
1、“社会保障”一词有英语“social security”翻译而来。直译为社会安全。1944年在美国召开的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费城宣言》第6条这,使用“社会保障”来代替“社会保险”。
◎国际劳工组织出版的《21世纪的社会保障展望》这阐述的定义是它的根本宗旨是使个人和家庭相信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质量,会尽可能不因任何社会、经济上的不测事件而受影响。
◎1948年12月,联合国《人权宣言》曾把社会保障定义为:每个人为其家庭之健康与幸福,有获取在衣食住医极其必需社会服务方面应有的适当生活水准的权利,而对于失业、疾病、寡居老年等情况下以及由于个人不可抗力遭遇到的生活危机,无法为生,有权利获得保障。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障的国家,将社会保障描述为:对竞争中不幸失败的那些失去竞争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是维护公平和社会安全的保障制度。
◎英国的社会保障以实现全民福利为目的,受历史济贫事业的影响,把社会保障理解为一种国家的经济保障。
◎美国把社会保障视为安全网。
◎日本学者森井利夫给社会保障的定义是:在国民生活中出现收入中断或永久丧失时,国家为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收入而制定的综合性的措施和制度。
3、各国社会保障概念的异同:
◎相同点:◆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并由其组织社会保障活动,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证强制实行,但并不排斥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互济活动。
◆社会保障是一种经常化的经济安全制度或收入安定的保障计划,以保持任何公民在收入中断或不能工作时,都能地道维持最基本生活的费用。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其中以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机会的人和收入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人及其家庭为主要对象。
◆实行社会保障的目的是要使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通过保障能够生存下去,不至于陷入困境,并通过竞争,达到维护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的目的。
◎不用点:实际上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与福利国家是有区别的。他们在对象、范围、资金筹集方式等都有很大的区别;社会保障不等于福利国家,但又有福利特性,但福利概念比社会保障内涵更为丰富。
(二)社会保障内涵
1、社会保障国家主导的、共担分险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减震器”,是社会稳定的“均衡器”。
2、社会保障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大致经历了萌芽、产生、发展和改革等阶段。
◆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古代的扶贫赈灾、互助互济思想和行为。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是工业化必然产物,以19世纪80年代◆德国制定实施的有关社会保险法令为起始标志。
3、社会保障市场经济的安全网
◆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的稳定机制。
4、社会保障是具有福利性的再分配机制
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国民收入再分配,一般采用国家财政预算和社会统筹形式,以形成社
>>下载说明<<

!!注意:手机下题库,请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苹果手机必须在浏览器中打开
1.本站题库资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2.历年题库统一以RAR压缩包形式下载!预览内容仅供参考

3.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咱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在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如:题库出错,有错误可以直接通过下放链接入口直接咨询
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咨询入口点击进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最近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