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预览<<
室内环境与设备
第一篇 室内声环境
一、填空题:
1、声音是在气体、液体或固体等弹性介质中以波动形式传播的机械振动。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当空气为22℃时,等于344m/s,在常温条件下,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3、声音是由声源的振动引起的。声源在1s内完成的全振动次数称为频率。它决定了声音的主调,符号为f,单位是赫兹。
4、在声波传播途径上,两相邻同位相质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
5、在室内声学中感兴趣的声音频率通常从63~10000Hz,相应的波长为5.4~0.034m。
6、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声音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通量称为声强,符号是I。
7、声强(I)与离开声源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地衰减。这称为几何衰减。
8、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空气媒质某点(体积元)由于受声波扰动后压强超过原先大气静压强的值,称为声压。
9、由于人耳对中高频声音较敏感,对低频声音较不敏感,为了得到比声压级能更好地与人耳响度判别密切相关的升级值,在声级计中加进了“频率计权网络”。
10、对声源方位的辨别,正常人可辨别1°~3°水平方位的变化.在水平方位角0°~60°范围内,人耳有良好的方位辨别力,超过60°就变差。对竖直方位,可能要在声源变化达10°~15°以上时才能辨别。
11、响度是人对声音强弱的主管评价指标。人耳对2000~4000Hz的声音最敏感,频率越低,灵敏度越差;而频率很高时,灵敏度也会变差。
12、音高又称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
13、声源在自由空间传播时,人们听到的只有来自声源的直达声。
14、颤动回声——会引起声压分布不均,还会发生某些频率声音被增强,某些频率声音被减弱的现象,使声音产生失真,所以在室内设计中应加以避免。
1、室内音质评价可分为对语言声听闻的评价和对音乐声听闻的评价两类。
2、语言的可懂度是指对有字义联系的发音内容,通过房间的传输,能被室内听众正确辨认的百分数。
3、语言的清晰度则指对无字义联系的发音内容,能被听众正确辨认的百分数。
4、为了使语言和音乐听起来清晰、不费劲,甚至有快感,就必须有一定的响度,即必须有一定的声压级和信噪比。
5、对语言声和音乐声可以选择不同的声压级标准。对于语言声,一般要求50~55dB,信噪比要达到10dB。对于音乐声,一般要求声压级在75~96dB之间。
6、与第三音质感受有关的物理参量主要是早期侧向声能对早期总声能之比以及双耳听闻的相干性指标。
7、197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用NR曲线来评价室内噪声环境。根据不同使用要求的房间,可采用不同的NR评价数作为背景噪声标准。
8、我国制订的“工业企业卫生标准”,规定每天工作8h,室内允许等效声级对新建企业为85dBA,对老企业为90dBA。工作时间减半,允许噪声标准提高3dB。
>>下载说明<<
!!注意:手机下题库,请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苹果手机必须在浏览器中打开
1.本站题库资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2.历年题库统一以RAR压缩包形式下载!预览内容仅供参考
3.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咱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在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如:题库出错,有错误可以直接通过下放链接入口直接咨询
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咨询入口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