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时间 考试安排 成绩查询 政策动态 自考院校 自考专业 历年真题 报考指南 自考答疑 招生简章 考试大纲
>

当前位置:江苏自考网 > 历年真题 > 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 >

【复习资料】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内部辅导串讲笔记

来源:江苏自考网时间:2018-08-24


本地下载
查看《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全部试题
>>题库预览<<

内部辅导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串讲笔记
第一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概论
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
(1) 对企业人力资源施行科学管理,就必须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实际情况。科学管理的前提之一就是实事求时,一切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按实际情况办事。
(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配置,开发,与利用的数量表现及有关劳动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其发展态度和某种趋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是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与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区别
(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与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在大的方面是一致的。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是对人力资源经济运动的总过程给予量化的观察和分析,在对人力资源质与量的统一研究中描述人力资源的数量表现与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它的变动走势和一般规律。
(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是包含在这个大范围内的,其与社会人力资源统计研究的区别可概括为
(3) 第一,研究的客体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是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象与过程为研究客体的,而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则是以全社会人力资源现象与过程为研究客体。
(4) 第二,研究的范围不同。前者是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利用和使用条件的研究,而后者是社会人力资源的形成。配置。使用和再生产的过程。
(5) 第三,研究的内容不同。前者是研究企业劳动力的规模,构成,利用,劳动效率,劳动保护,工资分配和人员培训等内容,而后者则是研究全社会人力资源的总量和构成,从业人员的规模和构成,劳动力的使用与劳动时间的利用,劳动力工作环境安全安全与健康,劳动报酬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的关系等内容。
(6) 第四,研究的任务不同。前者的研究除了为全社会的宏观研究提供材料外,主要研究本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为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而后者则是研究和阐明全社会人力资源的现状,发民用工业,各种比便关系,社会劳动效益与科学技术的影响以及发展变化速度等。
研究的客体,内容,范围,任务不同
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 第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数量特征。
(2) 第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关联与动态特征。
(3) 第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揭示规律性特征。
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指导思想
(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2)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提供理论指导。
(3) 社会经济统计学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提供方法指导。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理论基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提供理论指导,社会经济统计学提供方法指导。
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范围
(1) 企业人力资源(即全部劳动者,指企业全部从业人员。)
(2) 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
(3) 企业人力资源的劳动能力的再生产。(劳动者的休息时间,职业技能开发和劳动报酬等)
研究范围:企业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使用,人力资源的劳动能力的再生产
6、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指标体系
(1) 企业人力资源数量和素质统计(数量,总量,配置。构成,变动指标,素质)
(2) 企业人力资源的生活日分配日统计(劳动时间和非工作时间)
(3) 劳动环境和劳动保护(劳动环境统计,劳动保护措施统计,工伤事故统计和职业病统计等)
(4)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核心指标)
(5) 劳动定额统计(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指标,产品工时消耗统计,和劳动定额工作统计等)
(6) 劳动报酬统计(工资)
(7) 企业人力源开发统计

>>下载说明<<

!!注意:手机下题库,请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苹果手机必须在浏览器中打开
1.本站题库资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2.历年题库统一以RAR压缩包形式下载!预览内容仅供参考

3.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咱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在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如:题库出错,有错误可以直接通过下放链接入口直接咨询
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咨询入口点击进入)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最近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