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时间 考试安排 成绩查询 政策动态 自考院校 自考专业 历年真题 报考指南 自考答疑 招生简章 考试大纲
>
当前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心理学章节复习资料(45)

时间:2021-07-16 来源:江苏自考网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

(1)广义: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2)狭义: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2.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3.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4.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1)个人做法

①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②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③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

④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⑤增强自我意识,培养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

(2)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做法

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②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

③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机构;

④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

 

5.压力也叫应激,在当代的科学文献中,对压力的界定包含三种不同的含义。

(1)压力源或应激源,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

(2)压力是一种身心反应。

①心理成分:包括个人的行为、思维,以及情绪等主观体验。

②生理成分:包括心跳加速、口干舌燥、胃部紧缩、手心出汗等身体反应(压力状态)。

(3)压力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引起压力的刺激、压力状态以及情境(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

上一篇:江苏自考心理学章节复习资料:第十章

下一篇:江苏自考心理学章节复习资料(46)

在线测评,看看你适合什么学历提升方式?

1、您目前的学历?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

2、您需要提升到?

大专 本科 硕士

3、您为什么要提升学历?

找工作 考公务员 积分落户 考证书评职称 其他

*姓       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