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时间 考试安排 成绩查询 政策动态 自考院校 自考专业 历年真题 报考指南 自考答疑 招生简章 考试大纲
>

当前位置:江苏自考网 > 历年真题 > 10022应用心理学 >

2014年自考应用心理学串讲资料

来源:江苏自考网时间:2018-08-09


本地下载
查看《10022应用心理学》全部试题
>>题库预览<<
应用心理学串讲资料
发展心理学
一、人的社会性
社会化
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那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比人低级,要么是超人。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兽类,就是天神。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28年)
 社会化的意义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
可以分为:语言社会化、性别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
北大教师夫妇隐居深山十几年 寻找桃花源生活(图)
以上案例是否属于社会化的案例?
   社会化能否伴随人的一生?
1.儿童及青少年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
2.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3.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各阶段的社会化
1.婴儿期
 情绪的发展——笑、哭
2.幼儿期
道德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又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合作、分享、帮助、救助等。
攻击行为,又称为侵犯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者破坏性的微笑。
                工具型攻击            敌意型攻击
性别角色社会化
 2岁时,儿童能知道自己的性别;5岁时,开始能把某些特定的人格特征和性别联系在一起。
同伴关系的发展
 从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别伙伴。
第一反抗期
3.童年期
自我概念的变化
 回答“我是谁?”低年级会提出姓名、性别、班级、学校等,而高年级则会试图根据品质、人际关系等来描述。
同伴关系
 受欢迎的儿童是成绩好、有主见、热情、独立善于合作的孩子;不受欢迎的则是具有攻击性的儿童;被忽视的则是退缩、安静、依赖性的儿童。
欺负与被欺负
 欺负是儿童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 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更多使用言语和心理欺负,男生则是身体欺负。
>>下载说明<<

!!注意:手机下题库,请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苹果手机必须在浏览器中打开
1.本站题库资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2.历年题库统一以RAR压缩包形式下载!预览内容仅供参考

3.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咱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在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如:题库出错,有错误可以直接通过下放链接入口直接咨询
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咨询入口点击进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最近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