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预览<<
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个案社会工作 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282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 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作答。
4.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以求助者的动机为核心分析人类活动的方法是(C)1-6
A.外部评价法 B.外部观察法的客观模式
C.外部观察法的人格模式 D.外部观察法的理解模式
2.下列有关自信心与自主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3-54
A.自主性概念是运用外部观察法考察求助者内心精神变化状况得出的结果
B.自信心是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产生,它要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
C.自主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不需要依赖对他人不同生活方式的比较和理解
D.自信心并不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的特征
3.最早提出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社会工作者是(A)7-135
A.杰雷特 B.夏健士
C.汉明顿 D.陶瓦鲁
4.下列不属于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内容的是(B)7-138
A.心理动态诊断 B.效果诊断
C.原由诊断 D.分类诊断
5.下列属于矛盾意向的辅导技巧是(B)7-167
A.定位 B.症状处方
C.有结构的规划 D.再标签
6.在个案工作领域首先对行为治疗进行系统整理和运用的是(D)7-173
A.巴浦洛夫 B.华生 C.沃尔普 D.史华哲
7.个案工作行为修正模式的形成标志是(C)7-173
A.《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B.《行为治疗和神经机能病》一书的出版
C.《社会个案工作——一种行为途径》一书的出版
D.《社会工作——连贯各理论》一书的出版
8.下列有关个案工作与心理治疗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4-75
A.个案工作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求助者,探讨求助者的心理变化规律,给予求助者
有益的心理帮助
B.心理治疗主要从心理学和病理学出发,探讨求助者的心理变化规律,给予求助者有益
的心理帮助
C.在心理治疗看来,治疗者与被治疗者虽然是一种治疗关系,但其目的是通过帮助让求
助者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D.与个案工作不同,心理治疗强调通过治疗者与被治疗者的人际互动才能实现帮助
9.下列属于以求助者的问题解决作为辅导目标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的是(B)9-260
A.行为修正模式 B.以任务为中心的模式
C.人本治疗模式 D.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10.个案辅导工作的第一层次的辅导目标是(D)9-263
A.基本性焦虑调整 B.肯定性动机调整
C.否定性动机调整 D.意志力调整
11.由个案工作者与求助者共同商讨确定辅导目标的优点是(B)9-273
A.辅导目标的制定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
B.辅导目标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C.由个案工作者评估辅导目标的实现状况
D.个案工作者与求助者的关系是一种专业治疗的关系
12.下列辅导目标经常会与否定性动机调整的个案辅导目标相混淆的是(C)9-266
A.分析和理解潜意识
B.消除他人的价值条件,使求助者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
C.检查和辩驳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
D.增强求助者的信心
13.反对以求助者的心理调整作为个案辅导目标的理由是(C)9-259
A.求助者的行为改变不一定意味着达到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B.把人的活动方式与动物的活动方式混淆在一起
C.脱离外部环境的影响,就无法确定求助者心理变动的方向
D.过分强调理性
14.下列不属于问题解决模式的实施技巧的是(A)7-166
A.系统脱敏 B.再标签 C.症状处方 D.定位
15.下列有关治疗模式个案辅导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B)4-76
A.治疗模式将个案工作者与求助者的关系视为医生和病人的关系
B.治疗模式把人的精神发展问题与生理问题割裂开来,无视二者的关联性
C.治疗模式无视个案工作者与求助之间的社会互动
D.治疗模式忽视求助者的实际社会关系的调整
16.下列有关话语模式个案辅导方法的优点描述中正确的是(A)10-282
A.话语模式强调求助者是个案辅导工作的中心
B.话语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更有效地把握
C.话语模式拒绝个案工作对求助者的一切影响
D.话语模式摒弃了潜意识的分析方法
17.下列不属于否定性动机个案辅导技巧的是(C)10-294
A.确认 B.描述 C.揭示 D.矫正
18.匮竭概念的提出者是(D)11-313
A.W·格拉塞 B.G·荣格
C.A·艾里斯 D.安东尼·杨
19.下列有关阻抗产生的原因描述中不正确的是(B)11-304
A.对辅导工作的偏见 B.个人表达能力的限制
C.敌意表达的限制 D.基本性焦虑的影响
20.下列不属于干扰的表现方式的是(D)11-310
A.希望迅速结束辅导工作 B.讨厌辅导约会
C.不倾听求助者的谈话 D.客观地谈论自己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1.否定性焦虑和吞噬性焦虑是_基本性焦虑_________的延续和发展。2-36
22.动机的强迫性会随着求助者_意志力使用的失效_________而逐渐增强。5-98
23.将求助者动机的间歇性划分为敌视和自卑两种类型的标准是_否定性动机的指向_________。5-101
24.受社会学影响最深的一种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是_功能处理模式_________。7-150
25.行为修正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三种学习理论,即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__________和社会学习理论。7-174
26.语言精神分析模式的创立者是__雅克.拉康________。8-221
27.在辅导过程中个案工作者需要承担一定的角色,其中听众角色、提问者角色和_支持者角色______是最基本的。10-284
28. 在基本性焦虑辅导过程中个案工作者主要使用两种辅导技巧,即自我分析和_人际关系调整________。10-299
29.人本治疗模式的个案辅导方法是__关系模式________。10-280
30.在辅导过程中个案工作者会通过鼓励、赞扬或惩罚等方式促进求助者的改变,但有时求
助者也会采取类似的方式影响个案工作者,这种现象称为__反塑造________。11-308
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1.自卑 2-43
答:
自卑是指求助者将自己基本价值面临威胁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并对自己采取敌对的态度。
32.系统脱敏 7-181
答:
系统脱敏就是要求助者在放松状态下逐渐靠近、接触恐惧对象,这样就可以抑制或消减求助者的焦虑反应,从而帮助求助者逐渐克服恐惧症状。
33.次级症状 8-210
答:
次级症状是指求助者会以非理性的信念对待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困扰,从而造成情绪失调症状加重的现象,即日常所说的对焦虑的焦虑。
34.个案辅导 第三篇-253
答:
个案辅导是指在对求助者的问题的分析、理解基础上,采用专业的辅导技巧帮助求助者克服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的过程。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5.简述动机角色扮演理论的缺陷。1-23
答:
(1)动机的角色扮演理论强调“主我”和“客我”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两者之间不发生冲突,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
(2)动机的角色扮演理论把求助者的认知和动机区别开,认为角色扮演的认知问题会导致求助者精神发展的障碍,这种看法会产生与动机冲突理论相同的问题,最终无法分清认知与动机之间的因果关系;
(3)动机的角色扮演理论没有解释导致求助者无法扮演角色或者扮演角色不充分的原因,从而无法把握求助者精神发展出现偏差的实质;
(4)动机的角色扮演理论的基本假设存在问题,求助者在任何时候都无法完全从他人角度看待自己,求助者的角色扮演总是处于不充分的状态。
36.简述个案工作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4-73 4-68
答:
个案工作是指利用专业方法(内部理解法)帮助单个个人或单个家庭,通过消除吞噬性焦虑、否定性焦虑和基本性焦虑以增强其介入实际生活的能力,协调其人际关系。
基本要素
(1)个案工作帮助的对象;
(2)个案工作帮助的内容;
(3)个案工作帮助的目标;
(4)个案工作者的帮助方法;
(5)个案工作的基础。
37.简述以求助者的行为改变作为个案辅导目标的缺陷。9-257
答:
(1)求助者的行为改变不一定意味着达到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2)求助者的行为和内部感受状况是个整体,无法仅仅考察行为的改变。
(3)行为改变只是调整求助者对以往刺激建立的反应系统,无法使求助者更好地面对未来生活。
(4)行为改变目标的限制。
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8.试述自主性丧失的基本动机结构。3-60
答:
求助者的自主性丧失具有一定的动机结构,这种动机结构总是与求助者的焦虑结构联系在一起,因此,可以依据求助者的焦虑结构将求助者自主性丧失的动机结构分成三个层次,即基本性焦虑的动机、否定性焦虑的动机和吞噬性焦虑的动机。
(1)基本型焦虑的动机。特定,第一,强调自己生活价值的重要性。第二,限制自己的生活。第三,曲解人际冲突。
(2)否定性焦虑的动机。特点,第一,出现否定性动机。第二,强调荣誉感。第三,动机表现出两重性的特征。第四,曲解人际冲突。
(3)吞噬性焦虑的动机。特点,第一,对自己能力的否定。第二,具有幻想性。第三,渴望与绝望相互交错。
六、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9.黄某,女,40岁,某国有企业一般科员。案主原本是个公司器重的事业心极强的公认的“女强人”。有一天,天气骤变,狂风呼啸,案主的女儿快放学了。此时,案主正在交待工作,因此没有去接,案主认为女儿能够克服这点困难。结果,9岁的女儿在回家路上被狂风刮折的乱木砸个正着,停止了呼吸。案主思念成痴,每天夜深人静时,总能清楚地看到,女儿推开门,轻轻地喊妈妈。案主忽然发觉自己以前所做的事都是男人应该干的事,于是找公司领导表示,希望调到工作相对轻松的财务科当名一般科员。“我很对不起那孩子,我要好好对待这孩子。”案主开始保养、保胎、做小衣服等,尽心照顾第二个孩子,案主认为,“自己平生第一次做了一件女人要做的事”。孩子长大上学后,案主每天接送,并倾全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案主还经常向孩子提起北大、清华什么的。每次去北京,案主哪儿都没去,就只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默立。案主说,在北京她有很多同学都比她富有,她一步没赶上,以后步步比别人难,但亲人厮守,心境安宁,是最大的财富。案主认为纪念碑是一种崇高灵魂的凝结,跟那些死去的人相比,心里就平衡了。
根据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主否定性焦虑的发展脉络。8-212/241
答:
根据以上材料描述的案主焦虑状况,可以把案主的否定性焦虑发展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否定性焦虑的产生。由于案主没有接女儿,女儿意外身故,案主良心
自责,这使案主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否定方面。
(2)第二层次,否定性焦虑的加深。案主主动找厂领导调换工作,全新照顾第二个孩
子,但案主仍然把工作和亲情对立起来。
(3)第三层次,否定性焦虑的进一步加重。案主发现即使自己尽心照顾孩子也无法令
自己满意,只有把自己与死去的人相比,才能使自己的心理获得平衡。
>>下载说明<<
!!注意:手机下题库,请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苹果手机必须在浏览器中打开
1.本站题库资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2.历年题库统一以RAR压缩包形式下载!预览内容仅供参考
3.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咱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在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如:题库出错,有错误可以直接通过下放链接入口直接咨询
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咨询入口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