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预览<<
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个案社会工作 试卷和答案
(课程代码 00282)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在分析人类活动方法中,内部理解法要求以
求助者的感受 为核心,求助者是否感受到和怎样感受是判断内部理解法有效性的标准。1-10
2.求助者自主性丧失的根本动力机制是
焦虑 ,它使得他人评价逐渐在求助者动机中占主导地位,并促使求助者的自主性逐渐丧失。3-54
3.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心理动态诊断、原由诊断、
分类诊断 。7-138
4.个案辅导工作的第一层次的辅导目标是
意志力调整 。9-263
5.拉康强调,
语言和言语 是个案工作者唯一能够影响求助者的工具。10-282
6.个案工作者让求助者描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困扰,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从而帮助求助者认识产生困扰的非理性信念的根源。这种辅导方法称为
反映感受 。8-215
7.由德国心理学家雅各布森提出的,后经沃尔普的修正,现在已成为最为广泛使用的行为治疗技术之一的是
放松学习 。7-180
8.个案辅导工作由于受到个案工作者的某些因素的影响产生不良的结果,甚至造成中断。这种现象称为
干扰 。11-309
9.在肯定性动机辅导过程中个案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消除其对成功的幻想以及对失败的担心,他所使用的主要辅导技巧有
揭示 和辨别等。10-297
10.有一些求助者在表述自己的症状时,仿佛自己是“第三者”在谈他人的问题,这是一种
阻抗 的表现方式。11-304
二、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下列有关焦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C 】2-36
A.处于焦虑最底层的是否定性焦虑
B.作用范围最广的是吞噬性焦虑
C.基本性焦虑的影响比否定性焦虑持久
D.吞噬性焦虑由求助者基本的人际关系决定
12.下列有关自信心与自主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C 】3-53
A.自主性概念是通过外部观察法考察求助者内心精神变化状况得出的结果
B.自信心是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产生,它要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
C.自主性是求助者对自己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求助者内心感受的整体状况
D.自信心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的特征
13.最早使用“心理社会”这个名词的社会工作者是 【 B 】7-135
A.赫力斯 B.夏健士 C.汉明顿 D.陶瓦鲁
14.作为个案工作理论四大基本派别之一的功能处理模式的提出者是 【 A 】7-150
A.雷恩克 B.杰雷特 C.托夫特 D.罗宾逊
15.下列有关个案工作概念的基本要素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4-68
A.个案工作的帮助对象是个人或家庭
B.个案工作的帮助内容是所需解决的求助者的问题
C.个案工作的帮助目标是希望求助者达到的状态
D.个案工作的基础是进行个案辅导工作的基本依据和条件
16.在个案工作领域首先对行为治疗进行系统整理和运用的是 【 D 】7-173
A.巴浦洛夫 B.华生 C.米勒 D.史华哲
17.个案工作行为修正模式的形成标志是 【 C 】7-173
A.《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一书出版
B.《行为治疗和神经机能病》一书的出版
C.《社会个案工作——一种行为途径》一书的出版
D.《社会工作——连贯各理论》一书的出版
18.下列属于以求助者心理调整作为辅导目标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的是 【 B 】9-258
A.行为修正模式 B.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C.问题解决模式 D.以任务为中心的模式
19.个案辅导目标中最难实现的层次是 【 A 】9-269
A.基本性焦虑调整 B.肯定性动机调整 C.否定性动机调整 D.意志力调整
20.反对由个案工作者负责确定辅导目标的理由是 【B 】9-272
A.辅导目标的制定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
B.无法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
C.个案工作者与求助者的关系是一种专业治疗的关系
D.由个案工作者评估辅导目标的实现状况
21.下列辅导目标经常会与意志力调整的个案辅导目标相混淆的是 【 C 】9-265
A.寻找求助者早期的不满和挫折 B.检查和辩驳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
C.归纳求助者的问题 D.让求助者宣泄自己内心的敌意
22.反对以求助者的行为改变作为个案辅导目标的理由是 【 D 】9-258
A.求助者心理变化无法脱离他所在的环境的影响
B.把人的活动方式与动物的活动方式混淆在一起
C.过分强调理性
D.行为改变目标的限制
23.人本治疗模式的提出者是 【 D 】8-190
A.艾里斯 B.弗洛伊德 C.汉明顿 D.卡尔·罗杰斯
24.下列不属于问题解决模式的实施技巧的是 【 B 】7-166
A.再构造 B.代币管制 C.症状处方 D.定位
25.下列有关治疗模式个案辅导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C 】10-278
A.治疗模式的辅导步骤大致可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
B.治疗模式把人的精神发展问题与生理问题等同,无视两者的本质区别
C.治疗模式强调个案工作者与求助之间的社会互动
D.治疗模式忽视求助者的实际社会关系的调整
26.下列不属于求助者的掩饰对话表现的是 【 B 】10-285
A.夸张 B.沉默 C.固着 D.回避
27.下列属于意志力丧失辅导技巧的是 【 D 】10-292
A.倾听 B.接纳 C.理解 D.具体化
28.匮竭概念的提出者是 【 B 】11-313
A.波尔门 B.安东尼·杨
C.E·伯恩 D.罗伯特·A·哈帕
29. 下列不属于阻抗的表现方式的是 【 B 】11-303
A.沉默 B.干扰 C.移情 D.反塑造
30.个案工作者需要坚持的处理匮竭原则是 【 A 】11-314
A.避免重复使用某种方法
B.转介给求助者
C.匮竭的消除应该从意识层次开始逐渐转向无意识层次
D.匮竭的消除应该以求助者防卫机制的结构为标准逐层深入
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自主性 3-51
答:
自主性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价值的肯定,它使个体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积极、主动、有效的活动主体。
32.再标签 7-166
答:
再标签是指从积极的方面重新构建求助者的认识,使求助者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33.去灾难化 8-217
答:
去灾难化是指当求助者处于糟糕透顶的处境中,个案工作者让求助者尽可能地设想最坏的结果,以此使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暴露出来,从而使求助者明白他并非像自己认为的那样糟糕。
34.移情 11-307
答:
移情是指求助者将自己以前的某种感受转移到个案工作者身上,把个案工作者作为自己某种体验的替代对象。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5.简述动机两重性的基本类型。5-90
答:
(1)敌视——敌视
在基本性焦虑和否定性焦虑的归因都是敌视方式情况下产生的动机的两重性称为敌视——敌视类型。
(2)自卑——敌视
自卑——敌视类型的动机两重性的运动是指求助者的基本性焦虑是自卑方式的,而求助者的否定性焦虑是敌视方式的。
(3)敌视——自卑
求助者的基本性焦虑是敌视方式,否定性焦虑是自卑方式,这种类型的动机两重性称为敌视——自卑。
(4)自卑——自卑
动机两重性的最后一种类型是自卑——自卑方式,它是指求助者的基本性焦虑和否定性焦虑都是自卑方式的动机活动类型。
36.简述个案工作中直接影响这一治疗技巧的含义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7-142
答:
所谓直接影响是指个案工作者通过直接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进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改变和心理困扰的消除。
个案工作者在采用直接影响治疗技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个案工作者在使用直接影响治疗技巧之前需要了解求助者的真实状况,最好与求助者进行商讨;
(2)在可能的情况下,个案工作者需要征求求助者的意见,让求助者自己决定是否需要指导;
(3)个案工作者在使用直接影响治疗技巧时,需要帮助求助者,尤其依赖性比较强的求助者,让他们学会自己作出决定,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37.简述个案工作者与求助者共同商讨确定辅导目标的优点。9-273
答:
(1)求助者成为个案辅导工作的中心。
(2)辅导目标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3)辅导目标具有弹性。
五、论述题(本题13分)
38.试论述问题解决模式这一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的优点及其局限。7-169
答:
优点:
(1)问题解决模式以求助者的问题为中心,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
(2)问题解决模式的目标明确,辅导的时间比较短。
(3)问题解决模式的指导性强,要求个案工作者积极介入求助者的生活。
(4)问题解决模式经过改造以后,逐渐强调求助者的积极参与对辅导工作的重要作用,要求个案工作者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帮助求助者开发各种潜能。
局限:
(1)对影响求助者问题解决的因素的分析。
(2)理性在解决求助者问题中的作用。
(3)问题解决模式对求助者问题的内心动力机制的探讨也是不够的,它以求助者的问题为中心,关注求助者各种问题的关系,但没有对这些问题的求助者的内心感受基础进行研究,因而无法把握求助者问题的实质。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3分)
39.李某,女,22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案主目前最大的困扰是不敢当众讲话。案主自小学到中学一直是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进入大学后,发现很多同学多方面都比自己强,因而产生自卑感,在入学不久的一次班会上,当众发言表现不好,自感十分尴尬,每每想起都羞愧难当,一想到当众讲话就心慌、害怕。
根据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主的问题并设计出具体的个案工作计划。8-205 8-212
答:
根据材料描述,可以发现案主的问题是由她的非理性情绪(担心别人耻笑或者批评)引
起的困扰,所以应该使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帮助案主建立正确的理性情绪,协助案主勇
敢的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具体个案工作计划:
(1)首先个案工作者要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取得案主的信任。
(2)采用直接指导方法干预求助者的生活,积极引导求助者对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进行
检查。
(3)运用ABC理论确定案主的问题。
(4)反驳案主的非理性信念,帮助案主改变思维方式,放弃非理性的认识。
(5)运用冒险法等帮助案主形成理性生活方式,并巩固辅导效果。
>>下载说明<<
!!注意:手机下题库,请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苹果手机必须在浏览器中打开
1.本站题库资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2.历年题库统一以RAR压缩包形式下载!预览内容仅供参考
3.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咱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在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如:题库出错,有错误可以直接通过下放链接入口直接咨询
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咨询入口点击进入)